2015年1月12日,距离鲁甸8.03地震仅仅过去半年,由壹基金壹家人援建的光明小学综合教学楼正式落成投入使用。光明小学的1000多名师生自此搬进了明亮安全的抗震新教室,告别了在临时板房中学习的日子。
光明小学位于鲁甸地震灾区震中的龙头山镇光明村,建于上个世纪60年代,属于村完全小学,占地面积30余亩,原有校舍建筑面积4020平方米。全校在校学生823人,另有学前班188人,学校有教职工31人,共设有14个教学班。2014年8月3日发生鲁甸6.5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龙头山镇,由于地震后地质条件恶化,除在建的学生宿舍和学生食堂外,有1720平方米教学建筑经有关部门鉴定为严重受损建筑,不能使用,需要原址重建建。只好紧急修建活动板房,满足学生临时复课的要求。地震后,壹基金第一时间深入灾区实地考察,在了解到光明小学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后,经过进一步考察和评估,决定当地教育部门共同合作新建光明小学校舍,并在8月26日与鲁甸县教育局签订 了援建光明小学协议。按照规划新的光明小学整体建筑面积4772平方米,建有教学综合楼、教师周转房、厕所以及其他附属设施等。按照国家灾后重建总规要求和当地实际需求,在光明小学的重建中采用钢结构的新型抗震技术,教学综合楼和教师周转房均全部采用钢结构框架。
它采用高强度的抗震标准设计,建设速度快,抗震性好,符合灾区重建的迫切需求。据建设单位负责人介绍,钢材是目前被广泛应用到多个领域的材料之一,因为钢结构具备强度高、韧性好、自重轻、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工业化程度高的特点。为了让灾区的孩子们能尽快搬进新教室,建设单位也是克服建设施工中的各种困难,抓质量、促进度,昼夜奋战、抢时间,得以在新年伊始建成教学综合楼。
学校主体教学楼于2014年10月动工建设,2015年1月12日竣工,后续还将完善配套设施,进一步改善校园环境,让灾区师生们能够在安全抗震的校舍内开展教学。
鲁甸灾区早已进入寒冬并开始下雪,光明小学新教学楼的落成终于能让师生们能在温暖安全的教室内安心读书,免受寒冷,这也是所有壹基金家人们一起努力的成果。
附钢结构抗震学校示范背景和特点说明:
2010年5月14日,云南省启动钢结构校舍安全工程试点项目,试点主要在7度以上地震高烈度区、地质灾害易发地区、人口稠密的县级以上城镇开展,其中盈江民中、镇沅恩乐中心小学等钢结构校安工程经受住地震考验,6年内,已经在云南省内60余所学校示范推广了40多万平米的钢结构抗震校舍。
钢结构特点
钢结构校舍主体框架结构完全使用方矩管和H型钢,钢材的强度高、延性好、抗塑性变形能力强,可以有效吸收能量,延缓破坏模式,与其它建筑结构体系相比具有更强的抗震、抗风能力,能减少地震等自然灾害损失。
钢结构自重轻,可以减少地基处理费用,对基础的要求及处理难度降低,可有效降低基础工程造价。
钢结构所用钢材材质均匀,符合力学计算假定。可有效控制建筑的可靠度程度。
钢结构制作简单、精度高、施工周期短。钢结构制造工业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不受季节限制,制作工厂化,施工机械化,施工周期约为传统结构的1/3左右,各部件现场组装,噪声、粉尘和建筑垃圾少,符合文明环保的建筑施工要求,符合节能减排及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有利于实现建筑技术的集成化和产业化。
钢结构建筑绝大多数建材可回收再利用,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符合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钢结构建筑由于适宜大批量生产,工业化程度高,可以将生产、施工、安装标准化,提高产业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