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化县江南乡上和村小学蓝思燕小朋友,在志愿者的提示下,检查自己的手指甲是否干净卫生。
据广西省民政厅消息,10天前,7月5日的连续降雨,让广西的21个县都遭受了洪灾,其中,广西百色市乐业县、右江区;河池市凤山县、东兰县、南丹县、大化县、天峨县、金城江县,南宁市马山县等3市9个县(区)出现洪涝灾害。
壹基金联合救灾的伙伴广西民间联合救灾小组,7月15日,为广西大化县江南乡上和村小学260名学生发放了壹基金温暖包,13日,在马山县白山镇民族村发放331个壹基金温暖包,7月18日,还将在贵港市平南县发放189个壹基金温暖包。
这是壹基金对7.05马山洪灾影响地区的第二次救援行动,这也是自5月以来,壹基金联合救灾在洪灾中的第24次行动。在7.05马山洪灾发生时,7月7日,壹基金为广西马山县白山镇洪灾饮水困难地区送去了24000瓶冰露纯净水。
广西省马山县白山镇民族村弄着屯的卢家小妹妹,收到温暖包。她家的空地上正在晾晒因洪水泡过的书包、鞋子等生活用品。
壹基金温暖包带来的安全
蓝敏坤,今年6岁。家住在白山镇民族村。在壹基金温暖包里的14样物品中,上学前班的他最喜欢长颈鹿。一打开温暖包,他就紧紧地抱着长颈鹿没有松手。
“我还喜欢手电筒,晚上走夜路不怕蛇出现了。”小敏坤把温暖包里所有的物品翻看了一遍,拿起手电筒说。
在广西的农村,蛇非常常见。特别是在夏天,农作物比较多,路边的草丛树丛也比较茂密,蛇出没多。夜里走在山路上,没有手电筒的话,万一没有看见蛇,踩到了蛇容易被咬伤。
“长颈鹿能够陪伴孩子,一只小小的手电筒,能为孩子照亮夜里的山路,可以带给孩子一份踏踏实实的安全。真好。”参与壹基金温暖包发放,来自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协会的志愿者说。
在发放壹基金温暖包的过程中,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还和孩子们讲减灾知识,教会孩子们使用温暖包中的工具,减少灾害或不卫生带给孩子们带来的伤害,带给孩子们一份安全。
“温暖包里的哨子,是紧急求助用的,大声吹哨子,可以告诉大家你在哪儿!”
“打开你们的双手,看看指甲剪了没有,指甲缝里有没有泥巴。”
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相互检查指甲缝里有没有泥巴,是否干净卫生。抱着温暖包回家的路上,看见离开的志愿者们,吹起哨子,大声说:“我在这里!”声声哨响,告诉你们我的存在。
发放温暖包的志愿者们告诉哨子是应急避险使用的,看见离开的志愿者们,走在山路上的孩子们现学现用。
壹基金温暖包松了阿婆的眉头
在温暖包发放结束后,志愿者们跟着马山县白山镇民族村弄着屯的卢家堂兄妹4个回家。
民族村弄着屯是这次洪灾受灾最严重的村,村里所有的房子全部都泡在了水里,曾经断水断电断粮。
卢家76岁的阿婆带着孙子孙女4个一起生活。祖孙5人生活在十几平米的房子里,5口人挤在一张1.5米的床上。
阿婆一个人要张罗4个孩子的吃喝拉撒,二儿子病逝留下2个孩子,三儿媳妇离婚走了。外出打工的儿子儿媳寄回来的钱太少,买米都不够,阿婆种玉米帮补口粮。而今,这地也被淹了,洪灾后的抢收下来的玉米,只能做牲口的饲料,不能再做口粮了。
一场洪水把这一家老小的家淹了,所有的东西全部都泡了水,包括孩子们的衣服、书包、学习用品等,无一幸免。壹基金温暖包中的书包、水彩笔等学习用品,让阿婆的眉头稍微松了一些,至少不用再想办法找钱给孩子们重新买了。
受洪灾影响的家庭,还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壹基金温暖包发放给受灾影响的儿童,里面有14件物品,分别是儿童牙膏、牙刷、硫磺皂、指甲钳、花露水、儿童餐盒、长颈鹿玩偶、美术套装、水杯、书包、T恤、手电筒和儿童雨衣。
壹基金在突发自然灾害中的救灾行动,离不开壹家人平日里的点滴支持。正是壹家人每人每天一点爱,汇聚成了行动的力量,与壹基金在第一时间投入行动。
【打开微信,扫描可关注壹基金订阅号、服务号,也可直接通过微信支付为洪灾行动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