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物资进入石阡重灾村

69日,1835分,壹基金联合救灾的伙伴和鸭头坡村村民近40人,肩扛25顶近百斤的帐篷,步行5公里山路,历时3个小时,进入5.25石阡特大洪灾重灾镇花桥镇的重灾村鸭头坡村。这25顶帐篷是自洪灾发生15天后,进入镇鸭头坡村的第一批外界物资,也是壹基金在5.25石阡特大洪灾灾区发放的第三批物资,继花桥镇冷水坝村安置点之后,搭建的第二个安置点。

徒步5公里山路送去第一批援助物资

69日中午,花桥镇又下起了雨。贵州联合救援的9位伙伴还是决定当天就把25顶帐篷送进鸭头坡村。上午镇干部告诉他们:老百姓的家里太危险了,都不能住了。200多人挤在教学点的三间房里暂住,这是全村目前唯一安全的地方。

吃过午饭后,装载着帐篷的车子出发了。到了停车点后,大伙把帐篷架子和篷布背上,开始赶路。甘泉带队,严培文、佘荣冰、徐佳怡、王泽仪、杨洋、陈龙、宁红俊、赵秋光9位伙伴从这里开始,要徒步两公里送帐篷进去。

这时,雨开始越下越大。走了不到20分钟,村里跑出来一位老乡,着急地告诉他们:前头的路不通了,刚刚又有了滑坡,这路没法走了。

甘泉只得带队再折返回刚刚的停车点,他与镇长商量,今天无论如何要把帐篷送进去,实在不行就只能绕路。

镇长指了一条路,那是距离此地10公里之外的山的另一边。车子可以开过去,但是距离村子还需要徒步5公里。那5公里的路也不好走。

甘泉和队员们商量,最终还是决定绕道而行,今天之内必须送达。

下午3点半,车子在距离目的地5公里外的地方停下,这就是通往石阡洪灾重灾区鸭头坡的路,村里人知道今天有人送帐篷来,自发组织了30多人来帮忙,男女老少都来了。

然而,山路的泥泞和陡峭比想象中更糟糕。加上帐篷架子重90斤,篷布有45斤。最窄的山路仅容一人通过,最陡的山路连站都站不稳,简直是连滑带爬地赶路。

“很难形容我们走的这是什么路,根本就没有路,帐篷有将近100斤重,刚开始是两个人一起扛,后来累了变成四个人一起抬”。徐佳怡是9位伙伴中为数不多的女性。

这中间有一段路特别滑,全都是烂黄泥和石头混夹在一起。白天送帐篷进去的时候,还勉强能走。等到晚上9点搭完帐篷撤出村时,在暗黑的夜里,佘荣兵摔了4跤、徐佳怡摔了2跤……

好心的老乡们执意要用摩托车送我们,在这些乡间摩托车高手下,伙伴们少走了2公里路。但还是有2公里的山路,连摩托车都没法开。只得走,硬着头皮走。

夜里12点,完成一天工作的9位伙伴,终于回到了县城。

 

石阡特大洪灾  暴雨量百年一遇

5.25石阡特大洪灾发生后,外界关注及援助较少,据66日贵州联合救援伙伴在花桥镇了解的受灾情况表明,花桥镇急需帐篷、饮用水、粮食、生活用具、棉被、床等物资。

花桥镇鸭头坡村全体村民都住在山坡上,村里唯一的平地在学校教学点。洪灾发生后,山体沉降开裂,随时可能大面积滑坡,鸭头坡村53户农户在村委会和教学点临时安置,这也是村里唯一安全的地方。在教学点的3间房内,村民在条形板凳上搭上几块木板,木板铺上从家里抢出来的被子,就是鸭头坡村民临时居住的状态了,不仅非常拥挤还非常简易。帐篷能够缓解受灾群众过渡安置时期居住之困境。村民从家中抢出来的粮食、生活用品不多,因此也急需饮用水、粮食等援助。

据贵州省民政厅最新统计,自6月以来,贵州省遭受的暴雨洪涝灾害影响到黔东南、安顺、铜仁等8(自治州)50个县(区、市),共计150万人受灾,其中10人死亡,1人失踪,11万人紧急转移安置,8.8万人需紧急生活救助;洪涝灾害造成2700余间房屋倒塌,2.1万间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67.9千公顷,其中绝收10.4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8.5亿元。

据花桥镇报灾系统统计,截至66日,全镇经济损失约3.6亿元,占石阡县总体损失15.79%,全镇27条公路交通完全中断,农作物90%受损,绝收4800亩,成灾7600亩,通讯中断。

 

针对5.25石阡特大洪灾,壹基金联合救灾行动如下:

691835分,在花桥镇鸭头坡村搭建灾民安置点,发放25顶腾讯救灾帐篷。这是外界第一批进入鸭头坡村的物资。

68日,在花桥镇发放腾讯救灾帐篷33顶(白岩湾村5顶,长安营村5顶,朝阳村5顶,花桥村4顶,水尾村3顶,新桥社区4顶,周家湾村5顶,凯镇村1,背坡村1顶),发放冰露矿泉水1230件(花桥村500件,新桥社区500件,朝阳小学110件,花桥小学120件)。

671632分,在花桥镇水坝村搭建灾民安置点,发放12顶帐篷和4800瓶冰露矿泉水。5.24石阡特大洪灾发生后,是民间力量搭建的第一个安置点。

 

壹基金在突发自然灾害中的救灾行动,离不开壹家人平日里的点滴支持。正是壹家人每人每天一点爱,汇聚成了行动的力量,与壹基金在第一时间投入行动。加入月捐,支持救灾:http://donation.onefoundation.cn/

 

相关新闻

点击订阅,把公益带在身边

订阅我们的电子报,接收有关壹基金服务的更多资讯。订阅即表示您已阅读并同意我们的隐私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