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基金温暖包走进巫溪 389名山里娃收到温暖礼物

1224日,“冬日针爱”公益活动暨壹基金温暖包捐赠仪式走进巫溪县,该县文峰镇沙溪小学389名孩子收到了志愿者们送来的毛线帽子、围巾、手套等礼物。

从巫溪县城赶往文峰镇沙溪小学,近两小时车程。沙溪小学为中心校,下设白沙村小,两校加起来,有389名学生,仅沙溪小学的留守儿童就有63人。前些天,山里下了雪,天气更冷了。老师们说,再过一段时间,学校操场甚至会结薄冰。此时,孩子们穿得暖不暖,不仅牵动着他们的父母,也牵动着全社会的心。

据巫溪县教委主任乔林介绍,为了让师生们温暖过冬,该县投入350万元,对各校校舍进行御寒保暖改造,投入120万元改造维修电路、水管,投入41万元配套添置锅炉,还筹集20万元棉衣专款,为无过冬衣物的学生购置棉衣棉裤。

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也在为孩子们四处奔走。本月24日上午,大家的愿望终于实现了。随着“冬日针爱”公益活动暨壹基金温暖包捐赠仪式的启动,各地爱心人士送来300个装满毛线帽子、围巾、手套的礼物袋,以及389个装有棉衣、棉鞋的温暖包,在沙溪小学升旗台上堆成了小山。

沙溪小学5岁的田彩梅收到了温暖三件套。戴上帽子、手套,围上围巾,嫩黄色织物配上田彩梅的大眼睛,显得格外可爱。彩梅爸爸在广州打工,妈妈也经常外出打零工,彩梅平时全靠爷爷奶奶照顾。礼物袋里有一张爱心卡,老师一字一句念给彩梅听:“你并不孤独,因为我们会永远陪伴着你;你并不寒冷,冬天虽寒风凛冽,但我们会给予你们无限的爱与温暖。”彩梅懂事地点点头:“谢谢叔叔阿姨!”

据了解,本次“冬日针爱”公益活动重庆市关爱凝冻山区儿童活动中,万名编织义工编成了9820件毛线帽子、围巾、手套,壹基金也送出1500个温暖包,这批物资将送至奉节、云阳、巫山等地11所小学,帮助近3000名留守儿童温暖过冬。

重庆晚报记者 汪一阳


巫溪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熊莉: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冬日针爱”公益活动就是大家关爱孩子和未来的好活动。它好在凝聚了社会力量,激发了民间爱心,彰显了城市大爱,引导了社会风气,温暖了山区儿童。

九龙坡区黄桷坪街道党工委书记谢嘉:“冬日针爱”以婉约方式呈现给世界一个温暖重庆。经过万名义工近半个月努力,建立起一个广受市民欢迎的爱心平台,形成融合城市与乡村爱心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义工们通过动手编织,传递人文交流,加深城乡之间的情谊,实现了人与人、心与心的交流。

黄桷义工协会会长、全国优秀志愿者龚仕平:300名黄桷义工为山区孩子增添衣物,加班加点编织帽子、围巾、手套,向他们致敬。一万人与一万件围巾、帽子、手套建立的联系,让世界真切感受到骨肉丰盈的中国温暖,更让山区孩子和热爱生活的人坚信:生活处处是阳光。

南岸区教委副主任朱静萍:每个人都有一个公益梦,除了批量化需求,公益活动还应根据个性化需求、差异化去开展。一个梦想可能会改变农村孩子的一生,一次富有成效的爱心行动也足以成就城里孩子一生的公益梦想,在孩子们心灵里播下公益的种子。针爱行动就是让学生个性化、差异化学微公益的尝试。让孩子们小手牵大手,体验参与、学织毛线,满足了山区孩子和城里孩子的不同需求。

巫溪县沙溪小学受助学生田梦秋:冬天来了,气温一天天降低。担心我们着凉,好心的叔叔阿姨们送来了帽子、围巾、手套,戴上它们,又漂亮又暖和。感谢叔叔阿姨们的爱心,虽然我们素不相识,但你们的付出让我们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相关新闻

点击订阅,把公益带在身边

订阅我们的电子报,接收有关壹基金服务的更多资讯。订阅即表示您已阅读并同意我们的隐私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