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首届灾难报道高级研修班在成都举行,活动旨在提升我国灾难报道新闻从业人员专业化程度。这也是自“5·12”汶川地震以来,我国首次针对灾难报道记者举行的大规模专业培训。
此次研修班由四川省“5·12”汶川地震灾害应对研究与培训中心、《瞭望东方周刊》和壹基金联合举办,湖南长丰猎豹汽车有限公司独家赞助,新浪网联合发起,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学术支持,《中国新闻出版报》等媒体战略合作。
地震发生后,媒体报道与专业救援如何互相促进?这一直是灾难事件发生后,引发公众持续思考的话题。《瞭望东方周刊》介绍,全国各媒体有着灾难报道经历的编辑、记者将有望于今年4•20芦山地震后首度聚首,针对类似争议展开业务研讨,以提升灾难事件发生后媒体报道的专业化水准。
《瞭望东方周刊》副总编辑、瞭望东方传媒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赵悦在研修班开班仪式上表示,媒体及新闻工作者始终是突发灾难事件发生后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传递讯息、纾减损害、促进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汶川地震到芦山地震,媒体及新闻工作者进步明显,专业化、责任心进一步凸现,有力彰显了新闻工作者的崇高使命。但与此同时,灾难报道中的新闻伦理、职业素养等方面也依然存在一些争议。因此,进一步提高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的专业程度、责任意识、职业素养非常迫切。
壹基金秘书长杨鹏表示,自汶川地震以来,我国各社会层面和普通公众对地震应急反应的关注、重视和专业化程度进步明显。在芦山地震中,壹基金联合救灾模式克服了种种困难,持续帮助灾区居民至今。社会各界尽我所能的参与是壹基金联合救灾有效运作的根基,而媒体与公益组织的有效互动是推动联合救灾成功的重要因素。在未来的灾害救助过程中,媒体和公益组织如何更好地互动,带动人人公益的发展,帮助到更多的灾民,是个重要课题,也是发起本次研修班的初衷。
此次研修班期间,还将特别针对芦山地震应急救援情况举行中国地震社会力量应急反应高峰论坛,以总结芦山地震以来政府、媒体、企业、基金会、民间公益组织等社会力量的成长与进步。
今年4月20日,四川芦山7.0级地震发生以后,地方政府迅速响应,媒体、企业、基金会、民间公益组织也纷纷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之中,各社会力量的应急反应有效发挥了各自作用,促进了抗震救灾工作的有效展开。但是壹基金更关注的是,如何将大灾过程中的应急反应更机制进一步的固定为日常救灾机制,尤其是关注到中小型灾害。从今年7月份发生在甘肃的岷县漳县地震就可以发现,在雅安地震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的社会联合救灾模式,因为各种原因并没能完全的再现。联合救灾机制依然在全力行动,但媒体的整体关注度显著不足,对比强烈。
《瞭望东方周刊》常务副总编辑孙凯表示:“我们在灾难应急救援和媒体报道这一块儿走的路还很短,最近几年的灾难应急救援和媒体报道中,取得了一些明显进步,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批评声尖锐刺耳。这需要我们的警醒和反思。”
本项目由四川省5•12地震灾害应对研究与培训中心、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和壹基金联合主办,并得到了爱心企业猎豹汽车的大力支持。
4•20芦山地震后第三天,总部坐落于湖南的猎豹汽车迅速宣布捐赠600万元组建“猎豹专业全能支援计划”,第一时间联合全国5家公益组织特别针对芦山地震救援和重建需要制定了多个爱心支援计划。湖南长丰猎豹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新表示,作为爱心企业猎豹汽车想改变以往单纯捐款的简单模式,选择以独家赞助商的身份支持地震相关业务研讨与培训计划,以从更长远角度促进社会应急救援专业能力与效率的提升。
据了解,本项目举行期间有来自全国地震应急救援专业领域的各行业代表及专家学者与会,曾先后报道汶川、玉树、芦山等地震的我国一线媒体、记者和新闻传播领域知名学者等共计100人出席。来自北京大学、四川大学、香港大学等高校的多位知名学者以及新华社、《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等多家媒体的负责人作为授课教师,与学员围绕新媒体条件下的灾难报道、灾难报道伦理与媒体原则等内容展开交流和讨论。结业仪式上,主办方还特别向芦山地震中表现优秀的10名新闻媒体记者颁发了“芦山地震报道优秀记者奖”。
8月26日,主办方还组织部分记者前往四川雅安考察地震灾后重建项目,同时在成都举行为期一天的中国地震社会力量应急反应高峰论坛,以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各社会力量和社会公众在灾难应急响应中的责任心、专业化,同时,通过搭建媒体人与政府、民间组织、企业和社会公众之间的深度交流平台,提高灾难报道的专业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