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有一天我会失去一切,但绝不失去希望” | 蓝帐篷日记

《蓝帐篷日记》里

有初入职场的萌新

有跨行业跨领域的职场达人

也有很多救灾的老司机、志愿者

这些救灾人除了忙忙碌碌

也收获着不同的酸甜苦辣


《 蓝  帐  篷 日  记 》


救灾志愿者:央央(吴映潼)

2021年5月加入壹基金品牌发展部


2021年5月21日,云南省大理漾濞县发生了6.4级地震。

2021年5月22日,是我加入壹基金的第三天。

这天下午,我收到前往大理漾濞地震灾区、支援救灾的指示。在同部门师姐的带领下,我抱着跃跃欲试,又不知所措的心情,开始了我人生中第一次救灾任务。

我印象中的云南大理,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安逸之地。可当我到了漾濞县,这里的景象是一片纷纷扰扰,街道上不断的有大货车拉着救灾物资经过,人行道上布满了帐篷和来自各地的救灾物资。

炎热的初夏加上大理的烈阳令我的大脑在一时间很难梳理我眼前的一切。


我的第一个任务

我落地的第一个任务是走访漾濞县云台山安置点,这里是地震后第一个搭起帐篷的安置点。虽然救灾物资在第一时间到达了这里,可是帐篷供不应求。地震后的第一晚,很多人只能露宿在空地上。

但是还好,当晚壹基金的首批救援物资就抵达灾区,他们现在已近全部住进了壹基金搭起的蓝帐篷里了。


随着我们一批又一批的生活物资、温暖包、卫生包和睡袋的到来,慢慢有了生活的模样。

我的第一个夜晚

第一天的任务结束后,晚上9点,我们正坐在指挥部开会,突然收到了撤离通知。因为余震不断,必须远离高楼。

已经被暴晒了一整天的我,晕晕乎乎地问我的师姐:“能洗个澡再走么?”师姐转头看着我,淡定地说:“不用,走吧。” 

我看了看大家,好像都没有要休整一下再撤离的打算。我抓了抓满是尘土的脑瓜,背上电脑包,就这样没洗脸、没刷牙、没洗澡,灰头土脸地和同伙伴们一起去到了县城外的空地上,在余震中,摸黑搭帐篷过夜。


救灾,怎么救

接下来的几天,我跟随着壹基金救灾小分队,和志愿者们去到山里的村庄发放大批物资。在过程中我了解到,物资的发放是一个多么复杂的流程,卸货、入库、分装、出库、村委签收单、花名册和无数次的清点等等一系列流程,都是我从来没有接触过的。

时间紧,任务重,我必须快速弄清楚我接触到的每一个步骤。不得不承认,这也让我有焦头烂额的时候。

在每天的救灾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新的事物,也通过观察,留意到了壹基金的各位“公益老手”是如何和政府,志愿者和其他社会服务机构,多方协调,反复沟通进行救灾的。


漾濞的山区交通不便,一条蜿蜒颠簸的盘山路,是这些村庄和外面世界的唯一通道。每次进村出村的车程,我的内心都非常得忐忑。因为灾区的食材紧缺,很多时候我们面临着没有饭吃的情况。

我从来没想过,这些平时生活中看似普通的吃饭,睡觉,上厕所,在灾情下都成了需要担心的问题。


不知道下顿饭是啥时候,在志愿者和受灾群众够吃的情况下,我尽量多吃

在漾濞,我走进了受灾村民的生活中

村里的瓦片砖房老旧,坍塌严重,很多孤寡老人面临着无家可归又无人照料的困境。

一位奶奶告诉我,家里的房子和猪圈都塌了,圈里的小猪仔没有地方养,只能贱卖出去。地基震裂了房子也不能要了,不知道还要在帐篷里住多久。奶奶含着泪不断地重复说:“什么都没有了。”

这个时候,我意识到灾害对儿童,成年人和老人的打击和影响是不同的。作为年过花甲的老人,他们在天灾面前,更多的是自身和内心的无力。


漾濞县沙河村的杨永浩小朋友和他的奶奶

在漾濞,我结识了许多来自四面八方的志愿者

我们因为这一次灾害,抱着同一个目的走到了一起。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我一直向往的自由、勇敢、爱和坚持。和每一位志愿者的接触,都让我更加坚定地相信这个社会是友善的。

他们无私的爱,充满了漾濞的每一个村落,我也希望这份爱能为身处困境的人带来期望和阳光。


5天下来,我晒黑了,也成长了

我的成长不仅仅是掌握了地震救灾的基本知识,而更多的是我内心的成长。这5天里的每一次感动、欣慰、困惑甚至不适,都让我对生活和生命有了更深一层的认知。


或许有一天我们也会因为天灾和不幸,失去一切。但是不能失去的是,对生活的希望和内心的坚定。

相关新闻

点击订阅,把公益带在身边

订阅我们的电子报,接收有关壹基金服务的更多资讯。订阅即表示您已阅读并同意我们的隐私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