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表格里的数字,变成一车车救灾物资送到老乡家里,很踏实 | 蓝帐篷日记

01

双向奔赴的温暖

庆阳市蒲公英志愿者协会 刘文博


2023年的最后一天,在积石山县地震灾区和伙伴们一起跨年。回到住所休息时,心里从刚刚迎接新岁的感恩、喜悦回归宁静,宁静中又生波澜。我想起前几天在大河家镇遇到的一个孩子。这个17岁的半大孩子已经经历了别人一辈子的人生悲苦,他8个月大的时候,母亲离开了,11岁时父亲病逝,爷爷奶奶把他拉扯大,2020年的时候爷爷因为新冠疫情去世,这次地震,奶奶也走了。他成了一个孤儿。

在跟我们讲这些的时候,孩子很平静,也许是麻木,但我更愿意认为他变得更坚强。几天后,我又在大河家广场见到了他。他远远地看到我们就跑了过来,他说自己在这里做志愿者了。广场上很多人都认识他,不时有人跟他打招呼,他总是微笑着用我们听不懂的语言回应,刚和他聊了两句,和他一起做志愿者的朋友在远处喊他,孩子礼貌地和我们道别后回去了,他的背影很快淹没在人群中,我不知怎么的却还在向他消失的地方张望着,心底油然而生出一些牵挂。在这2024年到来的时候,想跟他说:孩子,祝你新年快乐!

在积石山县的半个多月,走过了重灾区的三十多个村子,常常遇到暖心的瞬间,这是一种双向奔赴的温暖。有老乡给我们送吃的,到了饭点有村干部主动给我们打饭,或者不经意间一碗冒着热气的泡面就放在了面前;路上车胎爆了,路过的车辆会停下来询问我们需要帮助吗,或者停下来打开远光灯为我们照亮;在大河家中学,小战士听说我们还没有吃饭,邀请我们到连队的灶上吃饭,饭上面盖了很多肉;在很多村子,看到我们挂着救灾标识的车辆,路边玩耍的孩子会给我们敬礼,竖大拇指,这一切都让我们很温暖。


02

孩子们的笑声穿透阴霾

西安市未央区环保志愿者协会 周豪 杨嘉浩

2023年12月31日上午,我们前往积石山县前岭村的壹基金灾后儿童服务站。到达前岭村,毁损的房屋、断裂的道路,都在诉说着那一刻的灾难。但远处传来的孩子们的笑声,穿透了阴霾。

我们把西安小朋友创作的美术作品带来了这里,送给前岭村儿童服务站的孩子们。为了引导孩子们做好灾后的卫生、安全防护,我们给孩子们讲了卫生健康、交通安全、烧烫伤应对等当下最需要注意的信息,然后带孩子们快快乐乐地画画、游戏。

孩子们兴致勃勃,他们用五彩斑斓的画笔,描绘出自己对未来的憧憬,那些画作,就像是他们的心声,充满了希望和勇气。孩子们在游戏中,释放了自己内心的压抑,找到了快乐。而我也深深地被他们的坚韧和乐观所感动。

活动结束后,站在服务站的外面,望着天边的夕阳,我们感受到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带给别人快乐,也治愈自己。虽然我们无法改变过去的灾难,但可以用爱和关怀,点亮未来的希望。


03

把excel表的数字变成物资发到老乡手里

壹基金工作人员 曦瑜

29日,我和伙伴送物资到阳洼村,安置点在比较高的地方,送物资的大卡车拉着过渡安置箱,接连的急转弯和险峻山路,司机师傅要打起十二分的小心。

秋冬本就干燥,地震后的安置点更是尘土飞扬。我需要与接收物资的村委沟通,确定物资的签收和数量。但阳洼村村委会的电脑在地震中被压垮了,没有办法很快提供名单,只能根据实际情况再补齐。我们说着话,帐篷外面挖掘机在废墟上轰隆隆作业,眼前茫茫然全是需要克服的困难,大家都要打起精神……

离开村委的帐篷,转头就看到孩子的画贴在帐篷上

满载着过渡安置箱的货车终于成功爬上山顶,打开车门后,老乡们自发地一个接一个排着队,与志愿者一起把箱子往地上搬运。从年轻人到60岁的阿姨,村子里的人都毫不犹豫地加入到这个搬运队伍里。生活被打乱之后,人们尝试慢慢地找回自己的节奏。

看着excel上算好的数字,一车车、一箱箱变成老乡们手里的生活物资,心里很踏实。

到达计划派发物资的倒数第二村子时,天已经黑了。我走进村委会确认接收物资的数量和人员名单,村委会的一位小姐姐一直在感谢我们带来的物资和支持。我被说得不好意思,但名单表格还在打印,只能够尴尬地笑一笑,局促不安。这时老乡端着一大盘手抓羊肉进来,小姐姐和老乡拉着我坐下吃饭:“吃了吗?没吃的话坐下来一起吃呀!”我委婉拒绝,因为还有下一个村子等着物资派发,签收单打印出来我就得着急离开,但我肚子在咕咕叫。“来一块手抓肉试试!”小姐姐把一块手抓往我手里塞。我的手可是一整天在外面搬东西、收签收单、东摸摸西摸摸,没有洗过一次。信奉洗手科学的我突然乱了阵脚,吃还是不吃,直接用手接过还是先借一张纸巾包着......我还是没有敌过来自老乡们热情的注视和那香喷喷的羊肉,拿着签收表和手抓肉站着和小姐姐一起愉快地吃起来,真香。


04

真正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壹基金工作人员 袁容

12月25日下午,我和同事们到一处安置点走访。路上倒塌的房屋与开裂错位的墙壁、一排排整齐的帐篷,让初见这个场面的我深感震撼,当照片上的情景真实地摆在了眼前,更直白地告诉我们灾难无情,多少个家庭的生活就这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翻转。

和老乡了解情况时,突然有个穿蓝色衣服的小男孩从眼前跑过,同事说他穿的是壹基金冬季温暖包里的棉衣呀。我转头看孩子,他已经一溜烟消失在了一片帐篷里。旁边的一个女孩给我指路,来到一个帐篷前,朝里指了指。我们走进帐篷,和小男孩聊天,孩子说温暖包是在学校里领到的,他很喜欢里边的东西,最喜欢画笔。

这几天我跟同事和伙伴一起做回访、发物资、收集签收单,第一次到救灾一线,感受到了救援人员每天的辛苦与不易,也能感受到机构在救灾过程中的专业性,不仅是响应的速度快,在看似简单的物资发放环节背后,也有很多的准备与考虑。物资发放需要前期的走访与调研需求,也需要回访去了解情况,才能一步步调整,真正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05

很荣幸能穿上这身蓝马甲

壹基金工作人员 陈栋

新年的第一天,我们来到了刘集乡阳洼村,村里的房屋、学校、幼儿园等设施均在地震中遭到严重破坏,当地村民、老师和学生统一迁移至过渡安置板房和棉帐篷内,壹基金的灾后儿童服务站也在此处落地。

阳洼小学的一位老师指着一片废墟,跟我们说:“这是我的家,全毁了,车也被砸了,这些我都不难过,但把孩子们伤了,我受不了……”

灾后儿童服务站内的孩子们正上着手工课

在阳洼村临时安置板房里跟老乡们聊聊天,看他们吃的米面油都是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但生活仍然有许多不方便,这样的居住环境还要持续至少半年的样子,短期的急切需求解决了,长期的过渡安置和重建仍然需要很多帮助。

在灾区,无烟煤是家家户户的刚需。用上炉子,帐篷和板房里很快就暖起来,烧水煮饭烤饼用处多多,作为南方小土豆,在零下的天气恨不得时刻抱着炉子,这才真正明白我们在地震灾区发放无烟煤的意义!

临走时,有位老乡问我:“姑娘,来这么艰苦的地方,怕不怕?”我笑笑回:“不怕,很开心能陪你们聊聊天。”

回到指挥部看到同事和伙伴们缩在8平米不到的办公室取暖办公,站不下的只能在仓库里踱步运动一下。想起老乡们说道:“你们的物资发得很快,都是发到手里面,都是我们很需要的好东西”,“壹基金的蓝帐篷好看还暖和,孩子们在服务站里都很开心的!”此刻,我很荣幸能穿上这身蓝马甲,为救灾贡献一份力量!


蓝帐篷日记

听到救灾一线的声音——《蓝帐篷日记》里,有多次救灾的老公益人、志愿者,有初入公益行业的萌新,有跨领域跨行业的爱心人士,一起讲述救灾一线的忙忙碌碌和酸甜苦辣。

欢迎所有参与救灾的壹家人投稿,不拘形式、不限字数,说出你的心声,为大家讲述一线的故事。投稿可联系壹基金灾害管理部工作人员,或直接发送至:comms@onefoundation.cn   期待收到壹家人来信!

相关新闻

点击订阅,把公益带在身边

订阅我们的电子报,接收有关壹基金服务的更多资讯。订阅即表示您已阅读并同意我们的隐私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