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重建“加速度”, 以工代赈助力家园焕新颜

2025年1月7日上午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截至9日上午6点,地震已造成126人遇难,27248户房屋受损,其中倒塌房屋3612户。地震波及定日、拉孜、萨迦、萨嘎、定结等5个县26个乡镇206个村(社区),约6.15万名群众不同程度受灾。(来源:政府新闻发布会)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定日县曲洛乡错昂村房屋倒塌受灾现场

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害,瞬间打破了这片土地的宁静,山峦巍峨依旧,可往昔的美好家园已化作残垣断壁,伤痛笼罩着每一位受灾群众。但灾难面前,爱与希望从未缺席。

地震发生后,腾讯基金会紧急响应应急管理部政社协同保障机制,联合多家公益机构向灾区提供紧急物资,为灾区群众提供生活保障。随着灾区需求逐步转为过渡安置和灾后重建,1月12日,腾讯基金会联合多家公益机构发起“支持西藏灾后恢复,让爱落到实处”联合行动,联合行动聚焦灾区切实的、精准的需求。

这其中,“以工代赈重建家园”就是联合行动中支持灾区早期恢复的重要举措之一。

“以工代赈重建家园”是腾讯基金会联合壹基金等机构发起的,通过鼓励支持救援队队员和灾区群众参与公共服务,记录工时并给予工作补贴的方式,助力受灾区域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生活,实现家园重建。

项目启动后,壹基金联合“社会力量协调中心”,通过"壹家人以工代赈”小程序“码”上申报灾后重建以工代赈需求,持续开展灾后服务并支持灾区基层社区(村)开展安置重建相关志愿服务。

项目开展至1月20日时,已累计完成11支社会应急救援队招募审核,分别前往定日县、拉孜县、萨迦县、定结县等30余个受灾村庄,开展灾后重建志愿服务工作。

1月16日授渔公益在拉孜县曲下镇德林村为社会应急救援队伍授牌

社会应急救援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丰富的救援经验,协助开展建筑安全隐患排查,临时安置点搭建、赈灾物资发放、地震灾害安全常识及注意事项普及、碎石废物清理及后勤保障等工作,同时还对参与重建的村民进行技能培训,从简单的建筑材料物资搬运技巧,到复杂的板房搭建工艺,让村民们迅速掌握了重建所需的基本技能。

青海蓝天公益事业发展促进中心板房运输现场

青海蓝天公益事业发展促进中心队长王楷博说:“地震发生后,我们青海蓝天救援立即派出2台随车吊、8名队员进藏,并于10日抵达,主要负责板房搭建及安置,由于青海志愿者具有高海拔工作优势,平均2分钟就搭建完成一个折叠板房,目前已累计在定日县、萨迦县完成550间板房搭建。”

救援队灾后重建现场

在重建现场,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村民们在应急救援队的带领下,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大家齐心协力,每一袋物资的搬运、每一间板房的搭建、每一餐热腾腾的饭菜……都承载着他们对新生活的期盼。

当问及北京蓝豹减灾事业发展中心宛嵬队长,“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最让您感受深刻的事情是什么”时,宛嵬队长回答到:“让我感动的事,当这里的百姓看到我们这些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从四面八方赶来帮助他们,他们的迷茫和无助瞬间消失了!重拾了重建家园和恢复和谐生活的信心,而且主动参与到抗震救灾工作之中!这也是志愿者精神的良好体验!”

北京蓝豹减灾事业发展中心与成都市新都区旭升青年应急服务中心联合行动给定日县曲洛乡错昂村的孩子们带去足球,文具,糖果等礼物,并一起跳绳,踢足球

来自四川省应急志愿服务总队的黄恒一队长承担起德林村后勤保障工作的重担,村民、队员每日的餐食成了他关心的头等大事,每日至少供应200人次热餐,当回忆起和同行伙伴兰江林来到灾区为大家烹饪完成第一餐热饭时,他说到:“我记得当时有个小朋友来领餐,小手上还粘的有泥巴,热餐还有些烫手,餐盒还在左右手来回倒腾,眼里闪烁着惊喜与喜悦,说着‘终于又吃上热热的饭菜啦’,我很是心疼,在后面跟他们聊天的时候得知,村民们几乎每天是吃面包、泡面。在这场灾难中,虽然我们力量微薄,但是看到他们能吃的这么开心,我们心里也满是温暖。”

四川省应急志愿服务总队为德林村200名居民供应热餐

震后重建的道路虽然充满挑战,但在以工代赈项目的推动下,在社会应急救援队的无私奉献中,在当地村民的积极参与下,我们看到了家园一步步焕新的希望。曾经的伤痛正在慢慢愈合,新的生活正在废墟之上蓬勃生长。未来,这片土地必将重新绽放出往日的生机与活力,成为坚韧与希望的见证 。

相关新闻

点击订阅,把公益带在身边

订阅我们的电子报,接收有关壹基金服务的更多资讯。订阅即表示您已阅读并同意我们的隐私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