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18岁女孩,在高考前许了一个愿。
她在备忘录里写道:“本人承诺,如果我在2025年高考上岸,被理想的大学与专业录取,我将把我高考总分的2倍用于公益事业捐款......”
七月中旬,她获知了自己的高考分数:636分,成功上岸四川大学,并被心仪的专业录取。
于是,她兑现了自己的承诺,捐赠了1272元,帮助受灾的村民们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今天是国际青年日,想和大家分享这个故事,听一位18岁的女孩,如何对世界保持真诚和关心。
以下,是女孩的自述。
当时是高考前不久,5月26号。那天是我们高中最后一次升旗仪式,也是我们唯一一次在全校同学老师的加油鼓掌声中奔跑着冲出操场。
这也使我几乎一天都处于一种奇怪又矛盾的感受中:我既感受到血管中剧烈涌动的兴奋,又被笼罩于高考将近、重任在身的紧张焦虑之下。
放学回家后,我在作业与复习的间隙看小红书放松,偶然间看到一个标题为“查分前最灵的转运方式”的帖子。众所周知,到了高三,面对大考,大家多多少少会信点儿玄学,求仙拜佛转锦鲤啥的都再常见不过。
可是在这些“玄学转运方式”的海洋中,我却忽然注意到这个帖子
我确实十分惊讶。因为这样一份“转运方式”或者说“高考承诺书”,并不局限于神仙佛祖这些虚无缥缈之物上,而是切切实实的,将自己的努力拼搏与美好理想同为人民服务和为国家社会发展做贡献相联系在一起。
它将我曾经在政治课本中学到的“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具象化了,让我们在许下愿望的同时,也能够以“还愿”的方式,帮助到那些不知身处何方但急需帮助的人们,令我不禁动容,于是我也在下方发出了一条评论:
是的,我把承诺中的捐款额度改为了2倍,因为我想用我自己的零花钱,兑现这个对于我来说有着特殊意义的承诺(毕竟一个高中生的零花钱并不太多,平常花销多用的是亲属卡。加上我平时捐款基本都是小数目,的确第一次捐这么大数额,心中还是有点儿忐忑)。
所以经过慎重考虑后,我把修改后的内容发在评论区,并且复制了一份记在备忘录里。在这之后,我就全身心投入到备考里啦。
高考后,我得知了高考分数636分,一直想着,等一切尘埃落定就去履行这个承诺。
七月底我去湖南旅游,回程航班因为北京暴雨延迟了,我也借此契机了解到相关新闻,发现密云那边暴雨已经引起了洪灾,令我有些忧心。
回到家后,我拆开了录取通知书,同时也看见各种新闻报道密云和河北水灾,小红书也有许多人发表求助、信息共享和捐款帖。
受灾的视频和图片、紧急求援的信息,使我意识到,就在离我这么近的地方,在同一片天空下,有这么多人因为一场天灾而被迫在生死线上挣扎。
于是在查找了众多捐款渠道后,我选择在壹基金平台,按当时的承诺,为水灾救援项目捐赠了1272元。
完成捐赠后,我心中一时平静,又涌现出诸多感慨。鲁迅曾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我平日里经常关注时事新闻,它们也总是牵动着我的情绪。
那些社会乱象令我时而愤怒,时而痛心,最后甚至有些疲惫无力,不愿再看。这些社会阴暗面的事情看多了,总会觉得社会变得混乱黑暗,人与人之间没有真情与信任,没有善意,没有包容,只剩下恶意与警惕。
当然,关注这些事情,有时为之发声,是我们了解社会问题,并在未来尝试努力解决改善的基础。
只是时间久了,自己也容易消沉下去。可是我也同时能看到,有许多许多人在默默做着善良之举付出时间、精力、金钱乃至生命,去帮助那些甚至可能素未谋面的陌生人。
温暖从未远去,人性仍有光辉。我敬佩并向往着,希望能够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让身处困境的人能得到一点帮助,让陷入绝望的人能获得一丝希望。
同时也希望以我、以我们的一点点善举,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公益事业中,将星星之火化作燎原之势,让温暖驱散寒冷,让光明驱散黑暗,让每一个明天变得更加美好而值得期待!
谢谢这位18岁女孩
她分享的好消息
和夏天一样
明亮、纯粹、美好
从2007年开启征程,是壹家人的每一步,齐心协力推动壹基金走过十余载。
在#壹家人记事本#里,收藏着壹家人的故事——有小美好,也有小沮丧;有披荆斩棘,也有起起伏伏……
亲爱的壹家人,你有着怎样的故事?壹仔邀请你来填写“壹家人记事本”属于自己的那一页。你的分享将可能出现在壹基金的十几个自媒体账号,被数十万名壹家人看到!
投稿渠道:ofpr@onefoundatio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