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7日,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遭遇连续强降雨,引发山洪灾害,多地基础设施受损,群众生产生活受到极大影响。
顺丰公益基金会启动顺丰应急向善-救在壹线救灾仓项目,联合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和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通过数字关爱平台,在榆中县城关镇兴隆山村、南坡湾村及小康营乡南北关村、刘家营村开展“甘肃榆中-顺丰数字化以工代赈”。项目聚焦灾后乡村恢复需求,帮助村民在参与村庄环境整治、基础设施修缮等工作中获得收入,既获得了劳动报酬,又为家乡重建出一份力,更让数字化手段在提升灾害救助效率与透明度上的优势得以生动展现。
本次“甘肃榆中-顺丰数字化以工代赈”项目通过数字关爱平台发放,依托平台精准高效、透明可信、尊重赋能、生态协同的核心优势,该项目实现劳务需求精准匹配、资金透明发放,并通过平台技术力量确保善意不被浪费,并高效、有尊严地传递给受助者,同时连接各方力量,形成可持续的公益生态。
张海龙的家在兴隆山村,今年夏天,百年不遇的暴雨席卷了整个村庄。洪水半夜突袭,院子里涌进一米多深的黄泥水,房屋被淹、拖拉机泡坏,墙根也塌了大半。最让他痛心的是地里那一片即将收成的玉米和土豆,全都毁在了泥浆中。“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水,”张海龙蹲在门口,望着满目疮痍,脸上的皱纹仿佛又深了几分。
洪水退去后的第二天,张海龙就跟着志愿者们一起投入清淤。灶台上漂着塑料盆,家具半埋在污泥里,冰箱一打开,一股浓重的霉味扑面而来。那些天,他们靠政府发放的泡面充饥,晚上睡在临时搭起的板床上。“蚊子嗡嗡叫,心里更慌——地没了,家也淹了,往后这日子该怎么熬?”
当村里通知清淤工程开展“以工代赈”时,张海龙毫不犹豫,第一个报了名。“总等着领救济,心里不踏实!咱们有手有脚,自己的家自己救!”他扛起铁锹,声音坚定有力,“顺丰公益基金会出钱,我们出力,既是帮自己,也是帮集体。将来的兴隆山村,一定会更好!”
施工第二天,突然又下起大雨,刚垒好的沙袋墙被冲出一个缺口。紧急关头,张海龙和几个乡亲毫不犹豫跳进淤泥水中,后面的人拼命传递沙袋加固。淤泥散发着刺鼻的臭味,大家被呛得连连咳嗽,他却抹了一把脸上的泥水,咧嘴笑道:“今天挣了八十块补贴,还守住了这段路——值!”谈到这笔补贴的用途,张海龙早已有了打算:“一部分买砖修补院墙,一部分添置桌椅,尽快让家里恢复开火做饭!”他望向门前渐渐清理出来的空地,语气里满是希望:“只要人勤快、地还在,没有什么坎是过不去的。”
在我们最难的时候,顺丰公益基金会给了我们一条靠自己劳动渡过难关的路子。
我是南坡湾村六社村民郑明德,说起那场山洪灾害,真是心疼。那天晚上的雨大得吓人,像天漏了一样。后山下来的水又猛又急,我们家地势低,根本来不及反应。水一下子就漫过了院子,漫进了屋里。猪圈塌了,养的两头猪也没跑出来。地里的玉米全被淤泥和石头盖住了,今年秋天的收成算是彻底指望不上了。
灾后那几天,脑子里都是懵的。先是和邻居们互相搀扶着到了村委会安排的临时安置点,心里怕得不行,担心会不会再发大水。头一两天,我主要是和政府派来的救援队、志愿者一起清理自家屋里的淤泥。那几天吃的喝的都是政府发的方便面、矿泉水,晚上睡在安置点的帐篷里,大家心情都很沉重,不知道往后日子该怎么过,一片迷茫。
就在大家发愁的时候,村里通知说壹基金和顺丰公益基金会有“以工代赈”的项目,组织我们受灾的人去清理河道、修复村里被冲毁的路基和农田,干一天活就发一天的补贴。这真是个雪中送炭的好项目!我们心里一下子就踏实了不少。光等着救济,心里总不是滋味,觉得自己成了负担。有这个项目,我们就能靠自己的双手挣点钱,既能解决眼前吃饭的问题,又能赶紧把咱们自己的家园恢复起来,让村子早点恢复正常。这比单纯发钱给我们更有意义,一下感觉心里有劲了,也有了盼头。大家都抢着报名,都想为重建家园出份力,也给自己挣点生活费。
在参与以工代赈的过程中,大家都特别团结。我记得最深的是清理村头那段产业路。那活儿又累又危险,当时我们几个年轻点的有点犹豫,村里六十多岁的大爷二话不说,第一个冲上前。他说:“怕啥!这路修好了,咱村的娃娃上学、大伙儿出门才方便,这是给咱自己干活!”他一带头,我们这些晚辈脸上臊得慌,全都跟着上了,大家干得热火朝天。虽然累得腰酸背痛,但看着路一点点畅通,大家心里都特别舒坦,有说有笑的,感觉灾难带来的阴霾都被冲散了不少。这种一起流汗、一起为同一个目标努力的感觉,特别好。
我们用汗水换来的这笔钱,更是我们重建家园的“启动资金”,每一分都得计划着花。首先,也是最紧要的,就是把家里塌掉的猪圈重新砌起来,再买两头小猪崽,慢慢把养殖重新搞起来。然后,补贴点家用,有了这点本钱,心里就不那么慌了,总能一步步慢慢来。感谢有这个好项目,在我们最难的时候,顺丰公益基金会给了我们一条靠自己劳动渡过难关的路子。
榆中的乡亲,就是这样朴实而坚韧。灾难面前,他们也曾彷徨无助,但只要有一线希望,便愿用双手把破碎的生活一点点拼回原样。待到春暖花开,推开门,清风拂面,一切都将焕然新生。
“甘肃榆中-顺丰数字化以工代赈”如同一座温暖的桥梁,精准连接起榆中县受灾群众与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志愿者。此次顺丰公益基金会联合腾讯基金会与壹基金,通过“关爱平台”,将爱心物资精准送达受灾群众手中。多方协作不仅提升了救援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执行透明度,更确保每一份社会爱心都能精准、高效地转化为支援灾区群众重建家园的力量。
未来,期待更多爱心企业通过腾讯基金会“数字关爱平台”加入这一创新模式,持续放大社会善意,为更多身处困境的人们点亮希望、传递温暖。
顺丰应急向善-救在壹线救灾仓项目启动于2024年底,是顺丰公益基金会与壹基金携手设计的联合备灾新模式,前期顺丰公益基金会已为此捐赠850万元。项目针对京津冀及北方灾害特点,储备适用物资、设立灵活资金,利用顺丰的仓储管理与物流网络,实现备灾物资的精确管理与快速响应。同时,双方合作开展应急技能赋能培训,提升公众防灾减灾能力。该模式集物资储备、管理、运输、培训及灵活资金于一体,构建了全面、系统、高效的备灾救灾体系,为未来的灾害应对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