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13日是第36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投资韧性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我们村靠山,汛期转移群众、防范山洪泥石流是常态。”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穆坪镇雪山村的社区志愿者救援队队长陈涛,在雅安韧性城市建设社区志愿者救援队队长训练营活动现场道出了许多基层救援者的心声,“一年多的工作让我深刻意识到,群众转移是项专业工作,需要更科学的方法和过硬的本领。”
本次训练营活动于10月9日至11日期间,在雅安市委党校举办。来自雨城区、芦山县、天全县等地的140名壹基金安全家园项目培育的社区志愿者救援队队长在此统一集训,复训应急救援、避险逃生、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制订等专业知识,还在团建、长征精神和团队领导力学习中进一步提升风险意识、提高团队管理能力,进一步夯实基层应急救援力量的综合战斗力。
本次培训由雅安市群团中心联合雅安市委社会工作部、雅安市应急管理局共同举办,雅安市社会组织联合会承办,壹基金雅安防灾减灾慈善信托提供支持。
面对雅安复杂的地形与气候条件,一支扎根基层、训练有素的社区志愿者救援力量,往往是灾害发生时最先抵达现场的生命希望。
就在培训结束第二天,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0月12日15时21分在四川雅安市芦山县(北纬30.48度,东经103.09度)发生4.7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后第一时间,震中附近各队伍就在收集信息、排查风险。
社区志愿者救援队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要在大灾发生以后才能体现价值、发挥作用,更多的时候他们都在响应类似这样并没有成灾的中小型突发事件。正如一名队长所说:“我们夏季防汛,冬季防火,一年四季都有很多事情要做。”
目前,雅安已拥有140支社区志愿者救援队,超过2000名志愿者深耕于基层沃土。在历次灾害考验中,他们总是第一时间挺身而出,在应急抢险、转移安置等战场上无私奉献,用行动诠释了社会力量的担当与温度。
芦山县双石镇双河村的队长张学勇说:“如果打分的话,我们团队能打90分以上。我们村每次汛期需要转移群众的时候,团队都会充分讨论、分工协作,万一哪一个的转移任务没有完成,别人会去帮忙,回头还要复盘总结,为啥别人就能转移出去?梳理经验,团队共同进步。”
“雅安市群团中心将推动救援队伍从‘单兵作战’向‘体系融合’转变,坚持平战结合,平时守护社区安全、普及应急知识,急时快速精准响应救援,”雅安市群团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专业化、规范化建设为核心,由本地社会应急救援队骨干组成的教官团将深入乡村/社区,为每一支队伍提供复训,全面提升队伍能力。同时,弘扬志愿服务精神,营造“人人关心安全、人人参与应急”的社会氛围,探索多元保障机制,为社会应急力量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壹基金安全家园项目自2015年开始在雅安探索实施,深度参与了雅安韧性城市建设,本次队长集训中项目团队为各位队长隆重推荐了“安全家园云学苑”小程序,希望利用数字公益的方式,持续推动所有社区志愿者救援队队员及更多普通群众通过小程序系统学习/复训应急技能,并与全国各地的社区志愿者共同交流学习。
多年来,壹基金安全家园项目从雅安逐步拓展到全国各地,截至目前,已在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支持426家社会组织在1918个村/社区开展,培养社区志愿者救援队队员超4.68万名,累计惠及社区居民超过700万人。
据不完全统计,2020-2024年,项目在全国累计有163,916人次社区志愿者救援队队员及社会组织志愿者参与社区安全服务志愿行动,包括小型火灾扑灭、防汛、防疫及日常安全宣传保障等内容。
2021年,项目获评行动者联盟“抗洪行动奖”和澎湃新闻“年度责任践行公益项目”;2022年,项目获评深圳市鹏程慈善典范项目奖;2025年,项目通过国家应急管理部推荐荣获全国志愿服务“四个100”最佳志愿服务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