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基金以“尽我所能、人人公益”为愿景,专注于灾害救助、儿童关怀与发展、公益支持与创新三大领域。于2011年发起的“壹基金壹乐园公益计划”(以下简称“壹乐园”),始于“4·14青海玉树地震”的灾后重建工作,并在三年后的“4·20四川雅安地震”救助工作中得到大力推进,是壹基金在“儿童关怀与发展”领域的重要实践项目之一。
经过十几年的运营执行与发展之后,壹乐园目前已拥有“音乐教室”和“运动汇”两大子项目,支持乡村学校的音乐教室改造与多功能运动场的建设,并以儿童发展为核心,通过游戏与专业教学相结合的方式,促进乡村学校体育与音乐文化氛围提升。截至2024年底,壹乐园音乐教室与运动汇项目已覆盖全国27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建设完成音乐教室1070间,组建乡村儿童合唱团37支,多功能运动场1315座,游乐设施779座,受益儿童超190万名,培训乡村音体教师及区县教研员超1.25万人次。另外,2019年从“运动汇”中发展出来的乡村儿童足球项目,已在22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落地,建设完成85座足球场,在915所乡村学校组建足球队1,613支,受益儿童约22.83万名。
2023年5月,壹基金进一步参与乡村儿童美育议题建设,与其他公益组织与机构一起,努力实践“用美育为工具,去支持乡村儿童的成长。”在第二届乡村儿童美育公益行动论坛的筹建工作中,壹基金携手多家伙伴就“音乐和体育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价值以及如何实现?”议题,邀请项目支持的一线乡村教师、行业学者和其他公益机构从业人员等,和参会者共同探讨、体验音乐和体育教育是如何融合并作用于儿童的全面发展。
2025年,是壹乐园公益计划持续开展的第十五年。从最初为发展滞后地区的学校“配备硬件”,到为乡村学校“培养师资”,再到协同各地教育部门和公益伙伴推动“持续改变”,最终都指向了“帮助乡村儿童在快乐中全面发展”。
壹基金儿童发展部主任杨建表示,始于青海玉树灾后重建的“乡村学校硬件改造”,一直坚持以“儿童友好”理念进行设计。“以音乐教室为例,经历了两个版本的更新迭代,最初的1.0版本就来自于地震灾区的孩子们所想象出的音乐教室的样子,而最新的2.0版本更是将教室的六面进行了功能组合,使其具备更灵活开放的教学空间,也会让孩子们感受到可以更自由地创作与表达。”而完成了音乐教室与运动场的改造提升后,壹乐园计划会为对应的每所项目学校提供一套音乐器材包或运动器材包,“结合器材包,我们还会提供以儿童为中心的,契合乡村教师学习使用的项目手册和培训支持。”这也是壹乐园更为关注的“软件资源支持”——通过改变并提升乡村学校的音乐和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能力,从而影响到更多的乡村儿童。
[改造后的音乐教室不仅有彩色吸音吊顶、落地黑板,还有可击打的音乐凳(叠加后可作书桌)、可作为舞台背景的有轨窗帘等等]
为此,壹乐园联合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音乐爱心家园团队、松禾关爱成长基金会、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首都体育学院希望九洲体育公益团队等,开发出了音乐和体育两本教师指导手册,包含理论与实操两大部分。其中的音乐教师指导手册分为低、中、高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涵盖四个单元主题,每个单元从音乐、人文、情意三个目标维度进行综合教学,共有48节课;体育教师指导手册则包含五个活动类别,每个类别涵盖十个游戏,每个游戏会从活动方法、活动要求等多角度内容进行细节指导。壹乐园音乐教室和运动汇项目负责人张婷表示,“两本指导手册的具体内容会不定期进行迭代升级,从实操层面会有一些活动内容的更新,会更细化一些艺术形式的结合,比如结合音乐方面,会再推出关于戏剧的手册。”
曾经的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思延镇第二小学(以下简称“思延二小”)音乐老师冯雪正是其中一位受益教师的代表,今年也是她与壹乐园音乐教室项目结缘的第十年。冯雪在“4·20雅安地震”发生的2013年正式成为了一名乡村音乐教师,彼时的她,带着振兴灾区教育的使命感,却在一进校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最初的音乐课只能用混乱来形容,孩子们以前几乎都没接触过正规的艺术训练。”她尝试着“以真心换真心”,让音乐能够成为一种媒介,带给这群灾区孩子积极的情绪感染力,成为孩子们喜爱的小雪老师。
当她在2016年成为壹乐园音乐教室的项目老师,“第一次系统地学习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而学习得越多,冯雪也越能感受到这套体系方法带来的无限可能性,“生活中能发出声音的任何小物件,都可以用来教学。我可以根据不同的年级教学目标,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她带着孩子们走出教室,将日常随处可见的瓶子、木棍、报纸等小玩意变成天然的“乐器”。冯雪认为,在这种教学方式下,“老师能够从正统模式化的教学框架下跳脱出来,获得更多创造的空间,同时,这种能量也会进入课堂,覆盖在每一位学生身上。”热情好学的她,很快成为壹乐园音乐教室的优秀种子教师之一,更重要的是,冯雪与音乐教室项目就此建立了一种长久的联结。“从2016年开始,我会坚持每年参加一到两次由壹乐园音乐教室项目组织的培训与学习,然后将学习到的内容运用到我的教学实践之中。可以说,音乐教室项目见证和陪伴了我的成长。”
对此,杨建表示“壹乐园对项目校的在地支持虽然只有一到两年,但只要老师们保持着学习的动力,我们都会持续进行支持。”2025年4月,在张婷的推荐与陪同下,冯雪参加了“通过音乐的儿童美育”公益行动研讨会,并将这次项目化学习的成果带回到思延二小的音乐课堂,“效果非常好,戏剧、说白、肢体语言、即兴律动等形式都可以与音乐相结合。”她还表示,未来无论会在哪里,只要还在教音乐,“应该都会将与壹乐园的这份缘延续下去。 ”
杨建介绍,壹乐园是主要以项目县模式执行,注重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与志愿者、学校师生的多方参与。尤其是,通过与壹乐园这种已经相对标准化和规模化的项目合作,能够让在地社会组织伙伴参与到项目培训研发、执行以及社群运营工作,深度了解项目的基本设计逻辑与运营模式,“我们始终相信,要真正解决问题,就一定要调动当地的社会组织的参与主动性。壹乐园会给出项目的目标与内容,在地合作伙伴在实施过程中可以进行本土化策略的调整。”广东省英德市亮石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亮石”)是壹基金乡村儿童足球项目的在地合作伙伴。亮石与壹基金在救灾和儿童项目合作多年,在英德积累了颇多的青少年项目执行经验,并与当地教育局达成了较为深厚的合作基础,与壹乐园达成了在足球项目上的合作后,不仅很好地延续了壹基金“选学校、建球队、校园足球指导员培训、日常训练、县域比赛”的整体流程,还在各环节的执行中进行了一定的创新和自主设计发展,与当地足球协会、企业商会、教育系统及学校的青少年校园足球推广进行有机结合,拉动当地爱心资金进入项目体系,形成了壹基金提供部分项目资金,英德本地自筹部分资金的项目合作共创模式。
[乡村儿童足球项目高原上的足球场]
除了对项目在地合作伙伴的定期招募,壹乐园也很重视与各类公益组织在音乐与体育议题上的共创行动。
在音乐议题领域,以“壹号音符·米多多儿童合唱团”项目为例,这是壹基金与北京德清公益基金会(简称“德清公益”)于2022年4月首次携手,在壹乐园音乐教室项目基础上,借力“快乐合唱3+1”的实践经验和专业能力,共同设计推出的全新公益项目。项目依托阿里巴巴公益XIN益佰公益计划支持,围绕儿童议题,壹基金联合阿里巴巴公益宝贝爱心商家给予资金支持,进行项目监督,由德清公益全面统筹、组建专家团队,推进项目实施,建立县教育局、项目校、专家及项目组团队,共同管理项目。除此之外,还有与深圳市松禾成长关爱基金会联合发起的“壹号音符·飞越彩虹童声合唱团”项目等等。在体育议题领域,结合乡村儿童足球项目,在字节跳动公益平台和字节跳动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于2024年参与了“抖音足球少年行”的执行,通过足球训练器材捐赠及球场修建、足球课程及教师培训、足球赛事、青少年足球优秀案例传播等,帮助更多乡村儿童享受足球带来的快乐。
由第三方评估团队出具的调研数据显示:“项目儿童明显更自信,更积极和主动表达。”而在壹乐园团队开设的“TA们的未来”公众号和同名小程序中,关于项目老师和孩子们的故事正在持续地更新中。来自四川省自贡市仙市镇大岩小学的体育教师尹贤江写下“我想当体育校长,因为我相信运动能改变大脑”;壹号音符瓦尔儿童合唱团音乐教师胡苹则说:“如果没有‘壹号音符’,我可能就此虚度一生。”来自四川雅安的一位语文老师则在将学到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运用到自己的语文课堂中收获了意外的惊喜,“原本写作文非常困难的孩子,居然可以洋洋洒洒一口气写了800多字。”
正如壹乐园项目slogan所喊出的,“TA们的未来,不止我们所见”,为了乡村儿童的成长发展,壹家人一直在行动。
2023年初,因为资助者圆桌论坛(CDR)的牵线,壹基金与乡村儿童美育网络(以下简称“美育网络”)首次产生了联结,成为第一届全国乡村儿童美育公益行动论坛(简称“论坛”)的资助机构之一。“正是通过这次的合作,我们发现美育网络的工作方法和运行机制,与壹基金倡导的‘联合公益’不谋而合。”杨建说,“近两年来,参与联合行动的队伍与人越来越多,说明影响力也在扩大。”
参与了第一届论坛的张婷,“最大的感受是几场美育工作坊的体验感很好。”对于即将在10月下旬召开的第二届论坛,她认为“讨论的议题更丰富多元了,也更深入了。”这一次,她与杨建都参与了论坛前期的各种筹备工作。“最重要的任务是一场平行论坛的策划与执行。”相较于第一届论坛上曾经讨论过的“美育的作用和价值探讨——以音乐为例”议题,壹基金以壹乐园计划为基础,提出“音乐和体育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价值以及如何实现?”的主题。在张婷的设想中,希望能有资助企业或平台相关人员,美育、体育公益领域实践的公益机构从业者、一线教师、研究员,儿童家长等加入到对这个议题的讨论之中。“我们希望强调现场的体验感与参与感,在案例分享过程中,会通过一些游戏环节,让大家能够以互动的方式,实地感受到音乐和体育对于儿童产生的影响,以及对儿童发生作用的关键因素是哪些,能够给同样关注音乐和体育这两大领域或相关领域的行动者一些启发。”
杨建对于此次第二届论坛的主题“重塑联结·在造乡村”印象深刻。“关于下半句,大家真是讨论了很久,最终才确定了‘在’这个词”,他认为,“在”这个词能够强调“我们的美育行动是‘正在行动’,而不是已经有了结果。”这也说明了两点:其一,所有的美育行动者都正在努力;其二,美育行动需要聚焦在乡村,作为外来的力量,必须要扎根在乡村里,去发生一些变化。至于上半句的“重塑联结”,杨建表示“也是一种先破后立的期待”,就像壹基金长期以来的行动,无论是和在地的合作伙伴,还是和有着共同关注议题的其他公益机构,都“不仅仅是简单的资助方与被支持方”,他相信,在“联合公益”的基础之上,会产生更多新的联结,“打破一些原有的关系,重新建立更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