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染黄菊盏,桂香浸甜微风。这个重阳节,壹基金儿童服务站的空气中,书香与糖果香交织,更弥漫着一种跨越时空的甜——那是孩子银铃般的笑声与老人开怀爽朗的笑声,相融相生的味道。

这份美好的背后,是壹基金儿童服务站“小手牵银发”项目一次温暖的试点探索。2025年,壹基金与阿里巴巴公益及公益宝贝爱心商家携手,支持本地公益组织在城乡社区建立起安全友好的活动空间,通过“社区空间+专职+服务”这一模式,为0-12岁城乡流动、乡村留守儿童以及60周岁以上的城乡随迁老人、乡村留守老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为孩子们和老人们搭建起一个暖心驿站,让陪伴不缺位,让关怀不断线。
这是一场关于“爱与陪伴”的社区服务探索。项目尝试在儿童服务的基础上融入老年人服务,孩子带着新生的莽撞,老人握着时光的沉稳,当幼年的童真遇见时间的智慧,当蓬勃的新生力量触碰历经岁月的从容——两种能量产生了“代际融合”的奇妙化学反应。
“我知道!重阳节也叫老人节!”一个清脆的童声抢答。永安社区儿童服务站的专职老师借助图画和轻松有趣的互动,和爷爷奶奶、孩子们一起走进重阳节的故事:从登高、赏菊,到佩茱萸、品重阳糕,这些传统习俗不只在书本上,也在爷爷奶奶的记忆里。


在老师和志愿者的陪伴下,化身“小工匠”,和爷爷奶奶组成了最佳拍档,联手制作“艾叶锤”。他们小心翼翼地将艾草铺在棉布中心,爷爷奶奶则稳稳扶住木柄,帮忙整理形状。孩子们小手紧紧攥着棉线,一圈一圈,格外专注;爷爷奶奶一边扶着锤头,一边轻声鼓励:“对,慢慢绕,线要拉紧……”空气里飘着艾草淡淡的香气,也萦绕着两代人之间无需言说的信任。
另一场温暖协作也在同步上演。彩纸、丝线、流苏和贴纸在桌上铺开,孩子们主动帮爷爷奶奶裁剪彩纸、粘贴装饰;爷爷奶奶则戴上老花镜,耐心地教孩子穿针、引线、打结。一双小手,一双大手,在折叠、粘贴、缠绕的节奏中,渐渐默契。不一会儿,一个个满载心意的手工福袋陆续完成。
有个小女孩踮起脚尖,把自己做好的福袋送到陪伴她的奶奶手中,轻声说:“奶奶,重阳节快乐!”老人接过福袋,眼眶微微湿润,伸手将孩子轻轻揽入怀里。


“敬老”,不是单向馈赠,而是双向奔赴;“陪伴”,不是时间堆砌,而是能量交互。愿这条由小手与银发共同编的光缆,把今天的笑声,接力到明天的晨曦,一程又一程,照亮更多社区,温暖更多心灵。
目前,“小手牵银发”项目正在6个站点试点运营,项目将通过调研、试点倾听老人和孩子们的心声,总结项目经验,提升服务专业性和持续性,为“一老一小”营造充满爱与关怀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