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少年乘机被拒,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2016年11月15日下午,河南许昌的崔先生带着13岁的儿子,到新郑国际机场乘机前往珠海,临登机时,被工作人员以儿子“行为怪异”为由,拒绝他们登机。



扬子江航空公司的相关负责人称,登机前,工作人员发现崔先生的儿子一直在机场“来回不停走动”、出现“高声喊叫”等异常行为。经询问,工作人员才得知其患有自闭症。崔先生说,因工作人员拒绝登机,他与对方发生了争执,这导致儿子十分畏惧,情绪也变得更激动。“我们拒绝他们登机,也是对整个机舱的乘客以及航行安全着想。”该负责人说。



同样的遭遇,还发生在美国这位自闭症孩子和母亲的身上——



误解很多时候缘起于不了解、不认识,这些隔阂不但会引起冲突,也会带来恐惧。与自闭症人士相处并不可怕,认识他们,了解他们,下一次再遇到他们,一定不会陌生。



在《给自闭症儿童一个宽容的飞行体验》一文中,曾提到:这些特征特别容易引起自闭症孩子情绪波动。



1. 等待——机场安检往往十分繁琐,严格,需要排很多次,很长时间的队。自闭症患者对于等待都比较困难,有时候会有问题行为的出现。



2. 变化——机场和飞机一般都非常嘈杂混乱,噪音很大,各种无法预料的事常有发生。这种变化对自闭症患者来说,往往很难适应,有的会有焦虑感。这种情况下,问题行为的发生也非常可能。



3. 特殊要求——飞机上,一般比较漫长,而且中间没有停留,孩子的一些可能的特殊要求往往也无法满足。这也会造成一些问题。



4. 约束——飞机上空间比较小,而且经常要求孩子坐着,系上安全带。有些自闭症患者无法容忍这种约束,有的会有感统方面的问题。



机舱内的噪音,颠簸和拥挤的环境以及其他乘客的关注、议论和嗔怒等人为环境,都可能会增强自闭症儿童的情绪波动,增加其行为的不可预见性,以及可能造成的伤害。因此,对自闭症儿童是否适合乘机,不可一概而论,需要谨慎行事。一方面,建议自闭症儿童的家长尽早带孩子接受适当的行为训练,增强孩子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更多地理解自闭症儿童和家长的生活处境,用善意去容纳他们的生活方式的特殊性,并维护他们的权益,包括出行权益——就像维护我们每一个人的权益一样。我们相信,每一个人的微小努力,都能促进社会的融合和美好,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美好社会。



家长:带孩子飞行的一些建议



从一个小时以内的路途开始:如果可能,让孩子的第一次旅行飞行时间在一个小时以内,让孩子慢慢适应。



为整个过程做好准备: 在带孩子飞行之前,开始和孩子讨论飞行中的各种有趣的事。告诉孩子整个过程,可以做出视觉提示出来。提前预想过安检和飞行途中可能遇见的情况。



实地考察:给机场打电话,询问他们是否有自闭症患者的优先通道。许多机场会让带自闭症患儿的家庭预演一下过安检的程序。



普通人:我可以做些什么



自闭症孩子为什么会大喊大叫?这个4分钟短片让你了解全部,并且会告诉你,下一次遇到他们的时候,可以怎么做——




自闭症孩子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吗?他们如何看待普通人呢?日本自闭症青少年东田直树的作品《我跳跃的原因》(The reason I jump)已有中文翻译版,名为我想飞进天空。东田直树自小受诊为重度自闭症,IQ只有65。直树虽然不擅说话,但他能使用字母板和电脑来表达自己对于美、时间、噪音以及周围人们的感受和想法。在书中,直树不仅以简捷的文字讲解了自闭症者与其他人之间的不同,还回答了很多关于自闭症令人不解的问题,该书为公众透视自闭症者的内心世界提供了一个窗口。(欢迎在各大书店及在线书城搜索





行动:感谢航空公司提前做了这些



2016年4月2日,壹基金蓝色行动在贵阳二度走进贵阳龙洞堡飞机场。自闭症孩子来到机场,工作人员为孩子们和家长模拟了安检、逃生、排队,还带大家看飞机起降,特意讲解了特殊孩子乘机的相关准备。家长和孩子们都学到了很多,家长特别开心,后来再有我们的特殊孩子坐飞机时,就非常顺利地乘机了。



离别时,工作人员还特意为孩子们送上由南航总部制作的模型飞机,孩子们特别开心啦。













相关新闻

点击订阅,把公益带在身边

订阅我们的电子报,接收有关壹基金服务的更多资讯。订阅即表示您已阅读并同意我们的隐私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