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字节跳动公益在围绕青少年足球重点工作及实际需求,联合壹基金在梅州启动“抖音足球少年行”试点,通过足球训练器材捐赠及球场修建、足球课程及教师培训、足球赛事、青少年足球优秀案例传播等措施,帮助更多青少年享受踢球的乐趣。
目前,项目共在梅州平远县、蕉岭县、梅县区和五华县惠及40所项目校。各学校老师们开展足球训练,积极分享日常点滴,线上社区非常活跃,分享记录超2,000条。
2025年2月19日-3月19日,前17名最积极分享的老师如下:
在日常足球训练中,老师和孩子们总能碰撞出很多火花;有“星星”的传承,也有训练的“兵荒马乱”,更有不想轻言放弃,去做不被定义的自己;他们的足球世界很小也很大。
今天,让我们通过足球老师们的手记,到他们的世界去看看!
平远县差干学校 邱迪
被否定的足球之旅
11月底,得知壹基金要在平远县十所项目校之间举办一场足球比赛,之前参加培训的老师,因身体原因不能带队训练。黄校长找到了我和陈老师,面对这个失而复得的机会,我跟黄校长说:“校长,我和陈老师一定会用心带,保证不会让你失望。”可想带队参加比赛的想法传了出去,同事们说:“你们六年级刚参加了县运会,现在又要去踢足球,升中考是不是不重要?每天都在想着玩?”迫于压力,这个想法又很快被否定了。
轻言放弃从不是我的风格
在被否定的当天中午,我和陈老师说:“这个足球真是虐我千百遍,我们到底还做不做?”陈老师说:“只要你想做,我就肯定奉陪到底。”在那一瞬间,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我的学生一向很争气,她们想学踢足球,我不带她们去学,毕业以后还有谁去满足她们的心愿,弥补她们的遗憾呢?我就是想证明,哪怕学了足球,她们的学习也不会被耽误。
于是,马上找到了爱踢足球的兴宁小老乡-小陈,询问如何挑选足球队员,他积极给出了建议:小沈打篮球比较厉害,脚力也有,做守门员!小金平时踢过,做前锋!小剑腿长,和小金打配合!小烽和小棱参加过县运会,体能好,练后卫!
队员选好了,教练怎么来?我和陈老师都不太会啊,那就刷视频!视频怎么教,我们就怎么学,再教给学生。于是,从那天开始,每天吃完午饭,我们都坐在一起,找视频、看视频、讨论怎么教、模仿动作,每次训练前明确当天的任务。
那时间又怎么安排?把三节体育课全拿出来练足球,和陈老师两个人一起带着学生在操场偷着练,从零开始,从无到有。从踢球,传球,运球,过人,射门开始练起,一个一个动作教,一组一组过关。终于,一个多月后,她们练得有模有样了,我把一个多月来拍的训练日常剪成了小片,顶着压力发了朋友圈,没想到收获了校长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可。
而陈老师也去了团县委开会,明确了比赛的时间调整在2025年5月,同时学校也确定了由我和陈老师分别担任女队和男队教练,我们的时间更充沛了,也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地练足球了!
新学期,我们也挑选了三至五年级的学生一起参加训练。我和那些看似娇弱却又坚韧不拔的女孩们与足球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我们与足球的时间,还很长很长。
对了,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学生们一如既往的争气,依旧是学校标杆,受到了一致认可。
平远县差干学校 陈屹
2024年5月,初夏的风裹挟着槐花香掠过校园。作为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我心底却藏着一个未熄的体育梦:若能在三尺讲台之外,带出一支叱咤球场的队伍,该多好!
邱老师趁机找我商量:“得挑些苗子组校篮球队,参加壹基金的比赛。”我心头一热:乡村孩子难得接触专业训练,这机会岂能错过?
选队员成了难题。邱老师神秘一笑,推荐了六年级的小沈。初见时,他正孤零零在旧球架下练习投篮:瘦得像根竹竿,运球踉踉跄跄,投篮时胳膊几乎扭成麻花。我暗自叹气,却又不甘心——或许他只是缺一把点拨的火种?
我为他量身定制了训练计划:球性、变向、三威胁……没想到,这个起初连胯下运球都磕绊的男孩,竟像一块海绵般飞速吸收技巧。短短两周,他已然能在三步上篮时流畅转身,甚至学会了欧洲步!更惊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孩子被他的拼劲感染,主动加入训练。月末考核,小沈以一套行云流水的“梦幻脚步”征服全场,被推举为队长。
县运会上,这颗新星彻底爆发:400米第四、1500米第三!领奖台上,他攥着铜牌的手微微发抖,台下掌声如雷。邱老师冲我挤眼:“你这语文老师,倒把体育苗子挖出来了!”
未等篮球场庆功宴散场,就又有了消息——壹基金的乡村足球项目启动了。我和邱老师面面相觑:两个语文老师教足球?但看着孩子们亮晶晶的眼神,我们咬牙接下了男女足各15人的队伍。
首日训练堪称“兵荒马乱”:足球滚进沙地、射门踢飞鞋子、守门员抱着球跑出禁区……我和邱老师熬夜啃训练视频,从颠球到战术板推演,硬是把备课的劲头搬到了绿茵场。
小沈主动当起助教,用篮球训练的严苛带动足球队:“看好了!变向要像突破防守那样果断!”渐渐地,队伍里冒出几匹黑马:总把球袜穿反的小辉练出一脚弧线球,文静的小婷竟成了女足的“铁闸”,而总啃指甲的小扬,在点球大战中成了“关键先生”。
夕阳下,篮球场与足球场遥相呼应。邱老师翻着训练记录本感慨:“谁说语文老师不能搞体育?咱们这是文体两开花!”远处,小沈正带着两队人马加练。汗珠从他发梢滴落,在地面洇出一片深色的印记,像极了梦想扎根的形状。
地板缝隙里卡着的小石子,绿茵场上歪斜的角旗,笔记本里密密麻麻的训练日志——这些零碎的痕迹,终将拼凑成乡村少年们奔向远方的地图。而我和邱老师,愿永远做那个为他们点亮第一盏灯的人。
广东梅县外国语学校 姚丹
冰心曾说过:“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这正是教师职业生涯的写照。担任体育教师工作已有两年之久,时光匆匆,岁月就在绘声绘色的技能传授中,在操场声声哨声和预备声中,在上课声与下课铃的交替声中悄然而过,我对体育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切的感悟。
在教育这条路上,最有价值的东西从来都是看不见的。回想起高中生活,我眼里的“星星”便是马老师。马老师个子高高的,皮肤黑黑的,待人慈祥友爱,在学习和训练中却要求严格,总是告诫我们:体育成绩固然重要,但是高考文化成绩没有上线照样为零。天有不测风云,临近体考前,我的腿受伤了,在那一年没有完成我的本科梦。马老师语重心长的跟我说:“高考不是决定人生的唯一出路,路有很多条就看怎么去选择,可以上了大学后选择专升本,也可以像别的同学一样回来复读”在那时我下定决心回去复读,梦想的种子,悄然生根。在那一年的复读生活中,我像一颗小星星,努力散发着微弱的、小小的星光,不断的靠近马老师这颗最闪耀的“星星”。
时光荏苒,从师范院校毕业后如愿的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我拥有的每颗“小星星”都不一样,而有一颗“星星”最为特别。他的名字叫小亮,个子高高的人瘦瘦的,在我第一次上足球课的时候就狠狠的给了我一个“下马威”。
当我站在场地中央,手中拿着足球,脸上洋溢着亲切的笑容:“同学们,今天咱们来练习射门,谁先来试试?”话音刚落,小亮高高举起手,眼神里满是期待。他快速跑到球前,摆好姿势,用力一脚踢去。可球像个调皮的孩子,偏离球门老远,引得同学们一阵哄笑。小亮脸涨得通红,低着头走回队伍。
我走过去,轻轻拍了拍小亮的肩膀:“别灰心,姿势挺标准,就是发力点再调整下就更好啦,再试试。”在我的鼓励下,小明又尝试了几次,虽然还是没射中,但有了明显进步。
练习结束,到了小组对抗赛。小亮所在的队伍一开始就落后,他心里着急,却没乱了阵脚。一次,队友把球传给他,他想起老师教的技巧,观察对手位置,假动作晃过一人,然后找准时机射门,“嗖”的一声,球在空中划过一道漂亮的弧线,直入球门。“进啦!”队友们欢呼着跑过来拥抱他,小亮脸上绽放出自信的笑容。虽然最后比赛还是输了,但小亮收获满满。足球训练不仅让他球技进步,更让他懂得坚持和团队的意义。
经过这次,我把小亮上课表现和问题根源告诉了班主任,让其多关心小亮。在后面的足球课堂中,小亮的状态明显好了很多,不仅在课堂中认真听讲,在课后也积极帮忙收拾器材。小亮的进步大家都看在眼里,而像这样的学生几乎每个班级都有。在很多个夜晚,我都庆幸,我成为了马老师,就像一名“擦星星”的人,带着属于我们的“星星们”在人生的路途中,一点一点恢复光芒、绽放光芒。
薪火相传,砥砺前行。回望过去的点点滴滴,从一颗闪着微弱的“星光”到“擦星星”的人。每一次角色的转换都是对我体育教育精神的磨砺与升华。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以教育家精神为灯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爱心与智慧照亮“星星们”的成长之路。我相信,只要心怀梦想、脚踏实地、勇往直前,教育的春天将永远充满生机与希望。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乃至更长的岁月里,当我再次回望这段光辉的旅程时,定能无悔于心、无愧于行。
壹基金乡村儿童足球项目通过为乡村学校建设足球场、培训体育教师,协助乡村学校开发趣味足球课程、组建少儿足球队、推广校园足球文化,支持学校参与区域、省级乃至全国性足球比赛,推动校园足球教育发展,从而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促进乡村儿童的全面成长。
截至2024年底,乡村儿童足球项目在四川、贵州、新疆、安徽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完成85座人工草坪足球场,支持915所学校组建足球队1,613支,受益儿童超过22.83万名,培训校园足球教师超1,000余名,开展县级校园足球比赛及文化节活动74场。